职业教育专业目录,要变了!
2025年07月21日

 近日,教育部职成司发布《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补专业论证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其主要任务显示,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,促进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紧密对接,在现行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年)》基础上,对职业教育中职、高职专科、职业本科专业目录提出增补专业建议。

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指导文件,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、招生、统计以及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基本依据,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体现,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。

按国务院印发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要求,专业目录五年一大修、每年动态更新。关于专业调整的情形主要是: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增专业,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更名专业,根据业态或岗位需求变化合并专业,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予以撤销。

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,新技术、新职业、新业态不断涌现,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,加快构建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,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要求。2021年,教育部发布新版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(以下简称《目录》),一体化设计中职、高职专科、职业本科专业,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,97个专业类,1349个专业。新版《目录》新增、更名、合并、撤销专业总体幅度高达60%,很多专业的名称和内涵发生了变化。

2024年12月12日,教育部在2021年新版《目录》基础上进行更新发布,此次更新共增设40个新专业。其中,中职专业3个、高职专科专业20个、职业本科专业17个,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《目录》发布以来最多的一年。更新后《目录》中有中职专业365个、高职专科专业771个、高职本科专业298个。

2025年是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“五年一大修”的时间节点。《通知》的工作原则提出,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发展实体经济等要求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、区域重点产业以及民生紧缺领域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新需求,对接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职业,重点论证增补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,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装备、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,生物育种、农产品种养和加工、农业经营等现代农业,养老、托育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相关专业。

同时,增补专业应锚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,具有相对成熟的行业、职业岗位(群)、技术领域依托,有稳定、持续的就业面向。增补专业内涵必须体现职业教育功能定位,不设置学科导向明显的专业。

来源:软科职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