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社部:今年将强化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,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
2025年03月12日

        在3月9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,今年将强化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,研究出台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政策文件,合理提高生产一线技能岗位的薪酬标准。

支持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、行业,开展工资集体协商,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,引导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起点工资,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,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01 一线城市9大岗位“用工告急”

        信息技术加速迭代,以及少子化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进一步加剧了高水平技能人才的短缺。 

        去年,上海、广州、北京市人社局陆续发布的人才需求目录,都把目光聚焦在符合本市重点发展方向、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。

        人工智能训练师、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、半导体芯片制造工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、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是三大一线城市均提出的人才急需的职业(工种),体现出各地产业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的发展趋势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家政服务员、养老护理员,药物检验员、药物制剂工的“用工告急”,则体现出国内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、家政消费提质扩容背景下,三座城市相关人才缺口进一步显现。 

        省级层面,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江西、云南、青海等多省也经过调研并汇集相关数据,拟定本省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,供各企业、院校和培训机构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,科学规划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以湖南、湖北为例,这两个中部经济大省除了家政服务员、养老护理员、药物制剂工同样紧俏,互联网营销师、计算机程序设计员,以及车工、电工、焊工、模具工等技能人才也进入紧缺人才目录。

        02 这些职教专业,站上就业“风口”

        技能人才急缺,无疑利好相关专业就业。那么哪些专业(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)的毕业生可能得到更多就业机会?

         去年,安徽省人社厅、教育厅联合发布《院校“专业—职业”对照表(2024年版)》,做实做细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服务,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深度融合。同时,它也为各类高校专业学生培养和就业创业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在多地人才市场缺口巨大的家政服务员,对应的专业既有职业本科、专科中的护理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、医养照护与管理、现代家政管理等专业,也有职业专科中的老年保健与管理、早期教育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、社区康复等专业。

         再比如在智能制造转型趋势下,用工需求旺盛的新职业——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,对应的各类院校专业包括普通本科中的工业设计,职教本科中的智能控制技术、机器人技术、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专业,还包括职教专科中的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。